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,越南市場正逐漸成為中國儀器公司關注的焦點。這片充滿潛力與挑戰的土地,既有著誘人的發展前景,也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難題。面對越南市場,中國儀器公司該如何開拓這片市場呢?
【進化風暴】將大家比較關心的 9 個問題羅列出來,并根據與國外品牌的當地代表、中國企業的當地代表、外貿負責人以及參展企業的負責人交流情況,進行解答。由于【進化風暴】也是初次前往越南,對越南市場完全陌生,以下 9 個問題的答案難免存在不足之處,希望有經驗的朋友留言指正,也期待更多朋友分享您的出海經驗。
問題一:越南市場值得國產儀器公司花大力氣開發嗎?
答案是肯定的。
盡管現階段越南市場規模不大,但國內參展企業普遍看好其未來發展,主要原因在于人口紅利和產業鏈轉移。從參展的幾家儀器公司(中國、新加坡公司)來看,目前大部分公司在越南的銷售額遠低于泰國、印尼,基本與馬來西亞相當。然而,有儀器公司老板表示,越南市場格局尚未穩定,此時正是進入的最佳時機,他們未來計劃長期投入該市場。同樣,某歐洲知名品牌的越南代表也指出,他們在越南的銷售額雖不高,但是東南亞所有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市場,他們正加大投入。
問題二:依靠渠道,還是自己組建辦事處?
在越南做拓展的朋友建議:如果公司在越南缺乏市場基礎,不建議招聘當地人開拓市場,也不建議讓中國員工長期駐扎在越南拓展市場,語言溝通障礙太大。
首先,越南現有的市場規模短期內難以覆蓋運營成本。本土化涉及越南員工管理,其管理難度較大且費用不低(據當地朋友稱,招聘一位資歷較淺、懂英語的普通銷售月薪在1000-2000美元,如果是比較有經驗的,懂行業又懂英語的銷售,月總體支出可能高達 3000 美元)。此外,越南地域狹長,僅靠駐地銷售難以全面覆蓋。因此,早期采用國內員工出差,與當地經銷商合作的模式,更適合大多數國產企業。
第二,大部分越南客戶并不能熟練地用英語進行交流,且在未與渠道建立完全互信情況下,長期駐扎反而會讓相關之間合作存在矛盾和猜忌。
待銷售額和客戶基礎達到一定程度,對越南市場有了更清晰的認知,國內企業再考慮本地化銷售和服務。
問題三:越南哪些產業在越南發展得比較好?
越南目前發展良好的產業有電子制造業(三星 50% 的手機產能來自越南)、紡織服裝業、機械加工業、現代農業(如咖啡、榴梿產業)、化工制藥業(側重于基礎化工、化學藥物中間體等)。而生命科學相關產業似乎發展還處于非常基礎的階段。
國內儀器公司有與越南發展比較好的產業緊密相關的產品的,建議可以考慮來越南進行推廣。
問題四:什么產品更容易切入越南市場?
有多年越南市場開拓經驗的人士認為,標準化儀器產品在越南市場的推廣難度非常大,產品要擁有極致的性價比才有突圍可能。國內企業應優先拓展自身的拳頭產品。越南合作伙伴認為,價格優勢是中國企業的普遍優勢,但產品力才是他們愿意合作的關鍵。
因此,進化風暴建議國內企業先重點推廣差異化產品,或競爭優勢特別明顯的產品,先助力當地合作伙伴取得業績突破,逐步建立品牌知名度和渠道覆蓋度,之后再考慮擴展其他品類。
問題五:高舉高打,還是小步試水?
從與參展的國內廠商交流情況來看,國內公司現階段基本處于試水階段,短期內對于投入產出比包容度比較高。大家普遍認為越南市場的開拓是一項長期工程,需要企業具備戰略定力。根據當地人員的交流情況來看,小步快跑、持續投入的模式可能會更適合中國企業,因為國產儀器需要較長時間與越南本地的渠道商、客戶建立信任,這個周期需要數年時間。
很多公司慣用的高舉高打的中國模式,現階段可能并不適用于越南市場的開拓。
問題六:此次越南展會效果如何,值不值得參加?
展會對于新進入越南的公司而言,還是值得參加。展會仍是與越南渠道商和客戶建立聯系比較有效的方式。友商當地辦事處工作人員認為,通過展會開拓越南市場,與當地渠道商建立品牌認知度和信任感十分有效。展會不僅能讓公司結識客戶、當地渠道商,還能結識一同開拓越南市場的朋友,實現市場渠道資源共享。參觀人群不僅有越南本地客群,還有不少來自泰國、新加坡和印度的客戶。
如果公司預算比較緊張,暫時無法參展的,建議公司先安排出海業務的員工來進行觀展,了解越南當地市場,先探探路,有一些本地渠道商和代理商也有設置展臺,同樣可以進行交流接觸。
問題七:如何找到合適的代理商?
與中國市場非常類似,在越南拓展市場,合作代理商的能力與投入至關重要。大代理商多代理國外品牌,對小公司、新品牌,特別是中國品牌頗為謹慎,初期合作不易達成。
對初入越南的儀器公司而言,目前展會是主流且有效的渠道拓展方式。借展會快速亮相、提升品牌知名度,是建立信任的良好開端。展會上建立聯系后,主動上門拜訪能深化合作意向。
互聯網雖為常見渠道信息搜集途徑,但許多越南代理公司無英文網站,員工英語水平有限,導致常用的郵件開發效果不佳。針對越南渠道商,直接致電老板或上門拜訪更為有效,共進餐飲、娛樂則更佳,遠勝郵件與短信溝通。鑒于越南與中國體制相似,越南代理商的社交模式和中國相仿,吃吃喝喝是常見社交手段,借此互相推薦合作資源。因此,與當地代理商建立良好私人關系,對開拓越南市場大有裨益 。
問題八:現在是不是切入越南市場好的時間點?
在進化風暴看來,永遠不存在絕對最好的時間點。我們更多需考慮公司自身是否具備競爭力的產品、團隊和資源預算,以及與之匹配的決心。當下的越南市場喜憂參半。4 月 2 日,美國特朗普政府推出關稅新政,將越南出口關稅提高到 46%,這可能對越南加工出口業務造成較大壓力,短期內對越南經濟產生不利影響。但鑒于美國政府政策多變,其對越南制造業的持久影響還有待觀察。目前國內參展企業多將越南作為銷售市場,而非生產場地,因此,越南出口美國的超高關稅,對國內公司拓展越南市場的短期影響有限。不過,美國提高關稅對越南經濟的直接影響,可能會影響國內公司在越南市場的投入決心。此外,新一屆越南領導上臺后,正在推行深度改革開放,進行省級區域大合并,實行大省制,這很可能打破越南現有市場利益格局(包括渠道商的利益地盤),為國內公司進入市場提供契機(友商觀點)。
問題九:越南對中國儀器品牌持什么態度?
由于早年中國產摩托車在越南的糟糕表現,越南客戶對中國制造總體持懷疑態度,甚至有些排斥。越南客戶和渠道商更青睞德國、美國和日本廠商的儀器。深耕越南市場的人士表示,中國公司開拓越南市場面臨的挑戰可能比泰國、印尼等更大。有企業負責人說,當年進入歐洲市場時也面臨類似懷疑,最終他們憑借出色的產品力和信守承諾打動客戶。他相信越南市場亦是如此,現階段越南客戶的看法,看似重要其實沒有那么重要,我們不因他們讓自己內耗,最重要的還是做好產品和做好服務。
問題十:越南市場有潛規則嗎?
據當地中國朋友介紹,越南類似剛改革開放不久的中國,國有機構、國有企業的市場規范化程度不高,存在灰色部分。若無熟人介紹或商務操作,陌生企業很難直接與用戶建立合作聯系。此前有中國企業為約見終端用戶、投放樣機,需向負責人支付一定商務費用。因此,在越南這樣的灰度市場,有熟悉當地情況的合作伙伴助力,拓展市場會更順利,也能少走彎路。
寫在文末
出海作為當下中國儀器公司最關注的話題,也是重點發力的方向。進化風暴希望能用自己的視角給努力出海的公司們點一盞星燈,在孤獨的路上,給予大家些許的溫暖。每一次克服困難,都是中國品牌成長的階梯;每一次滿足客戶需求,都是市場拓展的基石。我更堅信在儀器人共同努力下,國產廠商終將憑借技術創新、優質產品和性價比優勢,在越南市場站穩腳跟,為中國品牌贏得更多的尊重與認可,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上展現中國制造的風采。
免責聲明:本站轉載自媒體的資訊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我們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態度,僅供參考、交流。若轉載或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"稿件來源"。